搜 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技术百科

液压阀的安装连接方式

来源:芜湖赢诺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21-10-19 14:37:00 点击:

1. 1. 管式

管式阀(line mount valve)的进出油口都带有内螺纹,通过相连接的管接头与管道,和其他元件相连。有二通口、三通口、或更多。管式阀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安装连接方式的阀,上世纪初起就普遍使用,至今还继续有使用。管式阀是各种安装连接方式中唯一的一种独立完整的阀:接上管接头和管道就能用,不需要其他任何配件。随着液压系统日益复杂,这种安装方式的弱点就日益凸显:

1) 元件分散布置,占地大;

2) 可能泄漏的部位多;

3) 装拆不便。







2 2 . . 片式

片式阀(sectional valves, multiple section directional valve,multiple flowvalve),国内普遍称为多路阀。它是从管式的手动换向阀发展而来的:一个控制片含一个换向阀阀芯,控制一组执行器——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几乎所有的控制功能都集中在这一片上。一些 不同 控制方式的多路阀片( (B B OSCH) )把各片的进油口P和回油口T的位置做得相同,就可集合在一起,共用P、T(图5)。多路阀一般都有一通用控制块:油源块,也称主控块,或头块;一般还有一个尾块。然后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这种安装连接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灵活,需要控制几组执行器就选几片。因为共用油源块,结构也比较紧凑。阀体大多用铸铁,也有钢制的。多路阀从最早的手动发展到今天,已有液控、电磁阀控、电比例阀控、总线控等多种控





制形式。如果电控的可靠性和性价比极大地提高了,附加的作为应急手动就没有必要了。带应急手动 、 可通过 区域 总线控制的 电 比例 驱动 多路阀( (R R exroth) )多路阀在行走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广泛使用(图8)。考虑到操作习惯,这种组装方式还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

多路阀的弱点:

-片与片之间可能会泄漏。

-因为管道固定在阀体上,因此,要更换某一片阀时,不仅必须松开紧固螺栓,还要拆卸管道。还是较麻烦。这种安装连接方式开始受到集成块方式的排挤。有些生产商针对一些大批量的主机,采用一个专门设计的大集成块来代替多片的组合(图9)。这就大大减少了可能的泄漏部位,而且总的外形尺寸也可减少。但是,这种技术需要突破以下几个薄弱环节:

(1)作为集成块体的铸件的质量要高。因为只要某一阀孔出现铸造砂眼,整个集成块就报废了。

(2)机加工的稳定性要高。因为只要某一个部位加工超差,同样必须废弃整个集成块。

(3)集成块的硬度与耐磨性要好。现在集成块大多采用铸铁,而阀杆采用低合金钢。热处理后,阀杆一般都比阀块硬。结果,在使用中,由于污染而引起损伤时,常常是阀块先于阀杆损伤。而更换整个集成块的代价,显然要比更换单片阀贵得多。

3 3 . . 板式

板式阀(subplate valve):连接管道的油口不是直接做在阀上,而是做在底板上,阀通过螺栓被固定在底板上。因此,更换阀时不必拆卸管道,较之管式或片式要方便得多,可以大大缩短维修时间和费用。板式连接方式更重要的特点是为采用集成块连接奠定了基石:多个板式阀共用一个连接块——集成块(manifold),相互间的连接通道做在块内(图12)。总体积就较管式连接小得多。适于较复杂的液压系统。





3 3 .1 1 集成块的优点

除了继承了板式阀的优点——阀通过螺栓固定在集成块上,因此更换时不必拆卸管道——之外,还由于集成块减少了连接管道和相应的管接头,

- 潜在的外泄漏危险减少了;

- 系统所占据的空间和重量降低了;

- 管路的压力损失减少了,发热也随之下降;

- 系统的抗振性增加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也随之增加;

- 系统的响应时间可以显著缩短;

- 装配时间和费用减少了;

- 集成块可以不在现场组装,故障率也可以大大下降;

- 由于使用了集成块,控制阀相对集中在一起了,这也有利于维修。

近十年来,由于3D设计软件和数控加工中心的普遍应用,为复杂集成块的设计和加工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突破了集成块设计制造技术的瓶颈,缩短了交货期,降低了造价。现在已出现了一些规模甚大的集成块专业制造厂,年产量达几千吨。他们在接到用户提供的回路图及技术要求后,可以在几天内完成集成块的设计,从制造,一直到组装、调试的全部过程只要几个星期。这种交钥匙的方式大大减少了主机厂的设计费用。因此,使用集成块的安装连接方式已成为现代液压系统设计师的首选。

3 3 .2 2 纯 板式阀集成块的弱点

板式阀集成块利用集成块的表面安装阀,集成块内有仅连接通道,这在复杂系统,有很多阀时,就会遇到两个问题:

一、集成块的表面积是随长度的平方增加的,而块体的质量却是随长度的立方增加。

二、集成块越大,内部的联通孔就越长,而钻深孔的代价也是随着孔深,不是线性而是抛物线增加的。

4 4 . . 叠加 式

叠加阀(Sandwich valve)是板式阀向高度的延伸、扩展和集成。一般,一叠控制一组执行器。可以实现复杂的功能,又非常灵活,易于更换改变。使用叠加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纯板式阀集成块遇到的体积大、要加工深孔的问题,但其潜在的泄漏危险却增加了。

5 5 . . 插装式

插装式阀可以看做不穿外衣的阀,因为它们都不带外壳,必须安装在一个阀块或集成块内,才能工作。由于不穿外衣,功能部分都进入集成块体内,因此,许多插装阀可以挤在一个集成块里,所以非常紧凑。系统越复杂,这个优点就越突出。相对其它安装连接方式,插装阀组成的系统是最紧凑的。使用插装阀的集成块继承了板式阀集成块的所有优点。而且由于紧凑,集成块的体积和重量、压力的沿程损失都可进一步下降。由于紧凑、集成块的体积和重量低、集成度高,就降低了系统的初始成本。而由于泄漏可能性小、压力损失小、发热少、可靠性高,整个系统的运营成本也可降低。因此,管式阀、板式阀和叠加阀的应用受到了插装阀很大的排挤,特别是管式阀和叠加阀。

插装式(Cartridge)主要有滑入式(Slip-in)和旋入式(Screw-in)这两类。

5.1 滑入式

滑入式即通常所称的 盖板式插装阀(图15),也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或逻辑阀。它一般都还需要附加先导控制阀才能工作。盖板式插装阀由于功能单一,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做得大。因此,在大流量(约大于1000L/min)时无可匹敌。盖板式二通插装阀的标准化进展比较顺利。只花了三年,就在德国工业标准DIN24342(1979)的基础上制定了ISO7368(GB2877-81),对阀孔和与盖板连接的尺寸作了统一的规定。这样,不同生产商的插件可以互换。其实,盖板式插装阀还有三通式,但由于它的应用比二通式要少得多,因此不太为人所熟悉。

5.2 2 旋 入 式

旋入式(screw-in cartridge,或threaded cartridge valve)即螺纹插装阀。螺纹插装阀的工作原理与其他形式的阀并无本质差别,只是结构不同,主要元件都是轴向排列。采用螺纹插装阀集成块后的连接状况( ( 德 Zoeller- - Kipper) )由于结构紧凑,几乎所有的阀都集中在一个集成块里,所以,在必要时,如果在现场不能确定哪个阀出故障,可以方便地更换整个集成块,从而缩短现场修理而带来的停工时间。由于螺纹插装阀的结构相对简单、部件加工容易、没有铸件、通用件多、互换性强、很容易组合成不同功能的阀、便于大批量生产,因此生产成本比相同功能的板式阀、管式阀低。由于以上这一系列优点,螺纹插装阀对于现代液压,特别是行走设备的液压,已是不可或缺的了。插装阀除了盖板式和螺旋式外,美 Pippenger 先生在《Hydraulic CartridgeValveTechnology》(1990 版)一书中还列出了 Insert-Type,也称 Parts in Body。笔者根据其所举的实例,译作 埋入式。埋入式阀完全进入阀块内部,没有曝露在阀块之外的部分。利用自身的螺纹或靠其他元件,如管接头、卡环挡圈等定位。目前仅见单向阀和二通流量调节阀,应用量也较少。还有一种 螺钉固定式(drop-in,图 27)。靠几个小螺钉固定。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因为小螺钉的抗拉力比普通螺纹插装阀阀体上的大螺纹的要低得多,因此,只能承受低压。装拆也较麻烦,占据面积大,不紧凑,所以用得不多。





笔者希望在此再次强调:

- 任何分类都是不完善的。因为,在现实中总存在,或者会出现,介于两类之间的品种。而这非马非驴有时往往由于吸取了两类的优点或摒弃了两类的弱点而特别有生命力。- 分类只是为了梳理现状,以便于学习,只能作为学习的起点,决非学习的终点。决不能僵化死守分类而阻碍了创新。

6. 6. 现状 和趋势

当今大千世界错综复杂,液压系统面对的事情也是如此。没有哪一种安装连接方式可以放之四海皆优。鉴于上述技术及经济的原因,今天,在欧美工业国家,液压阀的安装连接方式已大致形成这样一个格局。

1) 应用插装阀的集成块方式已成为首选。Eaton 公司在 2003 年就报告,其增长速度是其他液压元件的 2-3 倍。根据美 SUN(升旭)公司的市场调研报告,全世界液压阀的年销售量约为 30 亿 US$,其中,螺纹插装阀及其集成块已占四分之一以上。

2) 大流量的系统,流量大致在 300 至 800L/min 以上,主回路采用盖板式插装阀。控制回路则由板式阀、叠加阀或螺纹插装阀构成。

3) 大批量生产的组件,大致每批几千件以上。往往采用专用阀或专用阀块,其中也应用一些螺纹插装阀。

4) 批产量很小的系统,每批才几件,不知今后还需要几批时,采用叠加阀也许更经济,灵活,设计生产周期短。当中的叠加块也大量应用螺纹插装阀。

5) 批产量居中的系统,普遍使用专用集成块。其中,流量小的系统,往往全部使用螺纹插装阀。流量大一些的采用 ISO 接口的板式换向阀加螺纹插装阀。

6) 在行走液压中,由于传统原因,换向阀还相当普遍地使用片式结构。有手动、液控和电控等。有些即使已采用电控,但还保留手柄,作为故障时的人为应急干预手段。其他控制则采用带螺纹插装阀的集成块。

7) 只能完成单一功能的纯管式元件的应用已越来越少了。即使由于种种原因,必须使用管式连接,也往往使用由螺纹插装阀组成的带管式接口的阀块。

8) 板式的流量阀和压力阀的应用也越来越少了,被做成叠加式的螺纹插装阀所取代。